中石化联合石化黑天鹅,中石化黑天鹅事件案例分析

由此,2018年中国石化的原油进口量约为15.04亿桶(约2.05亿吨),进口占比约为84%。联合石化这次的事情,可能是对油价走势判断失误,具体损失要看其涉及金额和杠杆情况。中国石化公告称,与国际标杆油价相比,2018年联合石化为中国石化所属炼油企业节省采购进口原油实货成本约64亿元。截至收盘,中国石化报收5.25元/股,跌6.75%,港股中国石油化工下跌4.01%,中国石化也创下年内第二大跌幅。

据中国石化披露的生产经营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原油产量为2.89亿桶,原油加工量为2.44亿吨(原油加工数据按1吨=7.35桶换算,加工量约为17.93亿桶)。中国石化公告中也表示,公司是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联合石化套期保值业务出现财务指标异常,发现后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对主要负责人停职处理,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中石化黑天鹅



1、中石化黑天鹅

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中国石化营业收入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22.09%;实现净利润623.86亿元,同比增长22.04%;基本每股收益0.515元,同比增长22.04%。联合石化被爆出期货操作巨亏后,国资委曾对媒体表示,这是一件大事,并表示内部的管控体系建立后要严格执行,未来国资委在这方面的风险管控会加大。



中石化黑天鹅事件是怎么回事



2、中石化黑天鹅事件是怎么回事

联合石化同意与高盛完成zero cost collar option的交易组合,是因为判断油价上涨的空间大而下跌的空间小,但实际的结果是在10月之后迅速下跌,迄今已跌去40%以上,联合石化的账面亏损已经形成,如果就此斩仓,则会变成实际亏损;如果不斩仓,那就要追加保证金,还有可能亏损规模扩大。



中石化黑天鹅事件后续



3、中石化黑天鹅事件后续

随后爆出中石化产生巨额亏损,原因为采用了Zero Collar策略,此次产生巨额亏损的联合石化正是中石化旗下全资可从事期货业务的子公司联合石化,对于市场的误判及缺乏风险控制的手段是导致巨额损失的主因。据中国石化报11月15日刊发的题为《打造国际一流贸易公司服务能源安全》报道显示,联合石化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贸易公司,2017年进口原油1.85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4%。



中石化黑天鹅事件



4、中石化黑天鹅事件

对于节省64亿元的进口原油成本,中国石化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每桶油节省4元左右,公司的原油长约本身也有这个优势,跟期货套保关系不大。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石油行业,利用期货工具,包括套期保值、期权交易都是很正常的,在国外都比较成熟。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常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联合石化的亏损和中航油亏损不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gushi.21tree.com